“调”好源头治理 “香”

“法院调解过程宛如‘香水’一般,前中后‘三调’挥发持久。”将调解贯穿诉讼服务始末,是恩施市人民法院崔家坝法庭探索形成“调香式”矛盾解纷新路子,旨在提升参与源头治理的效能与效果,为百姓提供灵活低成本的纠纷解决途径,激发多元调解新活力。前“调”—筑牢基层矛盾化解“第一道防线”纠纷息于源头,是矛盾纠纷前端化解的实质。为此,崔家坝法庭优化司法资源配置,推进案件繁简分流、快慢分道,构建“三级过滤”机制,与辖区各单位共建、共治、共享,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。“法官,我马上把钱转给买家。”来自崔家坝镇楠木村的刘某与法庭工作人员坦白,“看到网上有人这样盈利, 就想着效仿看看,确实不应该!”在一起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中,被告刘某在淘宝某拍立得店铺大量下单收货后,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为由要求平台介入退款不退货,因而吃上“薅羊毛”的官司。法官薛钰晖了解事情原委后,认为该案标的小、事实清楚、争议不大,本着维护双方共同利益、从及时化解矛盾的角度出发,通过电话调解的方式引导双方达成和解,不到半小时很快就成功化解这起跨省案件。中“调”—跑好“双源头”接力赛对于诉前难以“消化”的案件,崔家坝法庭要求双方当事人到庭参加庭审,发挥“面对面”沟通作用,引导当事人达成具有执行性的调解协议,助推诉讼执行“双源头”协同治理。庭审中,双方当事人难免有激烈的对抗情绪,但情绪的宣泄往往更能帮助法官摸清群众“需求点”,找准工作的“着力点”。“为双方考虑,及时安抚双方情绪是案件调解成功的关键。”薛钰晖介绍道,把握好庭审节奏,有序开展法庭询问、举证质证、法庭辩论等环节,有利于双方达成调解协议。同时,为防止当事人在履行过程中产生二次争议、延缓或抵触履行,对调解协议中涉及到执行内容的事项表述准确、严谨,内容做到具体、明确、无争议,促使被告从“要我履行”向“我要履行”的观念转变。尾“调”—书写判后答疑“枫”字文章“法官,为什么每月要1000元抚养费?那么多钱我拿不出来!我要上诉!”数月前,崔家坝法庭收到李某的抚养费上诉状。“您别着急,这是《民法典》相关解释,判决书里的抚养费数额都是根据您的实际情况综合考量计算的。”在薛钰晖的耐心答疑和大量同类案例的佐证下,李某理解并认可了判决结果,撤回上诉申请。判后答疑是司法审判的“附加题”,生动体现了崔家坝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。法官用地道的土家方言最大限度解答了当事人的疑问,将晦涩难懂的法言法语变成浅显易懂的法律知识,让人民群众既感受到法律的刚性与威慑力,又感受到司法的柔性与温度。源头治理是司法为民的一项长效工程。从夯基垒台、立柱架梁到积厚成势,在推动源头治理向纵深发展过程中,崔家坝法庭坚持群众需求为导向,紧扣公平效率主题,将调解工作贯穿始终,成效日益显著,一场场“双向奔赴”已成常态。来源丨崔家坝法庭编辑丨喻靖尧审核丨黄新华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教育
压力巨大出现斑秃!杨政放弃体测是打了草根追梦人的脸吗
下一篇:快船若争冠,那除了哈登,伦纳德,小琼斯,其他人都可以交易